朱尚熹官方网站
http://zhushangxi.diaosu.cn
朱尚熹首页>文章>正文

我们应该给学生喂什么?

更新时间:2024-11-23 12:49:43 作者:朱尚熹
  我们应该给学生喂什么?

——观“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有感

                                    朱尚熹

2006年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雕塑》杂志和中央美院的倡导和组织下,去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于2007年6月上旬在清华大学科技园展出了。本次展览由《雕塑》杂志社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就这样,全国雕塑专业大学毕业生作品展将成为一个展览样式坚持下去,始终将由《雕塑》杂志社和一个地方美术院校合办的方式,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花。这首先是一件大好事,对于促进我国的雕塑教学,推出新人新作都具有怎么说也不过分的重大意义。

从今年的这第二次全国高等院校雕塑专业大学毕业生作品展来看,应该说从作品的创作和制作来看,充分地显示出了全体师生的重视程度,可以说那是相当认真的,其中不少作品真可谓是“大制作”,学生的精力和财力投入是令人惊讶的。与第一次展览一样,作品的多样性可谓五花八门,作品的当下性可谓眼花缭乱。这样的作品,这样的展览作品和其效果,只有学生们能够做到。其中洋溢的活力是成熟艺术家展览很难具备的。第二次与第一次展览相比,优点是创作和制作态度更加认真,作品更显得精致,不足之处是亮点不在了。

何谓“亮点”? 亮点即独创性,在创作上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过者说作品中另辟蹊径的智慧。第一次全国高等院校雕塑专业大学毕业生作品展有过的几类作品,如下层生活场景的群雕,艳俗的、观念的、调侃的、表现性色彩的等等等等,这次展览的东西基本上重复了上一届,每种类型后面就跟了一堆人和作品!前面的那一次的几种类型也并非首创,因为目前整个当下中国雕塑界就在做这些,只不过由于学生这个艺术部落年龄和处境原因,把各类型更加推向了光怪陆离。

非要让学生多么具有划时代的创造确实勉为其难。学生的创作总是有参照的,这很正常。学生的创作充分反映出我们的教学。我们到底给学生喂了些什么?从作品中完全能够感受到。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给予学生的东西太快餐了!学生们吸收的艺术营养太少了,他们赖以扎根的土壤太薄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榜样,而当下的中国,榜样与学生的距离就像鼻子贴着鼻子这么近!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雕塑界人才辈出,成功人士林立,这样的场面,一方面是诱惑,使后来者方便地把根系就植在眼前;另一方面又给学生形成压力,迈步中总是彷徨不知所措。如果学生的创作中还有那么一点急功近利,一夜成名的心态,那只有把眼前“师傅们”的那一套推向极至,所以业已存在的东西到了学生那里就什么都不吝了!

笔者认为这是中国雕塑教育的一个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当下教学中的快餐化和学生艺术营养匮乏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创作要引导而不是误导。在本次展览的研讨会上,我发现同学们的发言太沉重。在谈他们自己的作品时,本来一件造型不错的作品,被他们阐述得那么饶舌!其构思和理念时都显得那么深刻,那么丰富。好象一件作品不表现一个沉重的观念就不是好作品似的,这是近年来观念艺术在中国时髦的使然。观念艺术本身并没错,但千万不要误导成观念艺术全民化,因为在当代艺术史中,观念艺术只是其中一个流派和多元艺术现象中的一个现象。记得在当年文革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恨不得把整个文明史都解释成“现实主义”的文明史,弄得中国整个艺术界必须是现实主义,殊不知,在欧洲只有十九世纪以库尔贝为首的一帮艺术家极其作品之为现实主义画派,而在俄罗斯有巡回画派的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画派。一人成功,鸡犬升天!一个榜样后面恨不得跟上整个时代,这是中国的问题。笔者呼吁先生们理性缔造一个真正多元的中国雕塑未来。

二,对学生的自觉引导并不等于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现实大师的参照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创造。别出心裁可能有创造性思维,但我们想过没有,当全民都别出心裁时的情景会是怎样?没准那时循规蹈矩才是一种创造!还有,更多的人把调侃认为创造。同样,全民都在调侃时问题不就出来了吗?怎么办?我认为在学校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到所学知识上,回到雕塑的本体上,回到“怎么做”上,而不是蒙在“做什么”上挖空心思。“怎么做”是一个语言的问题,也是雕塑教学的重点。解决了“怎么做”,将来同学们“做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作品是否有感染力其实是“怎么做”——雕塑语言在起作用。同样是表现情爱和性爱,罗丹以他熟练和热情的塑造把性表现得滚烫四溢。而我们的年轻学生也在奢谈性爱,却太直白,一览无余,寡然无味。像这样的作品毫无艺术感染力,任其面世,只能滋生了学生的功利心态,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三、为我们的艺术后辈垫起深厚的艺术土壤,让他们稚嫩的艺术之根一开始扎在这样的一块土壤里。这个命题分两个层面来阐述,首先是硬件上,在我们的校园里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经典雕塑陈列。作为三维形态的雕塑,学生不能不见原作或者它们的拷贝模型。这一点欧洲的同类学院和俄罗斯美术学院做得非常好。遗憾的是我们的艺术院校至今还用着徐悲鸿那一代人在国破家亡之时为我们引进的西方雕塑的石膏模型。逐渐模糊了的和变了形的石膏像今天还贻害着一代又一代的雕塑学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与我们今日的国力严重不符。新中国以后的数代美术家、理论家、美术官员责任难逃。值得称道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在前几年作了艺术典型的引进和正式陈列,这些经典中有西方的,也有我国古代的,比如校园中有唐陵大狮就很好,但还不够。我们有责任并自觉地让学生完全浸泡在东西方经典的氛围里,好多实事现在做还来得及。第二就是老师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应该教给学生一个体系,而非个人手头的那点东西。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教给了学生一个体系,实际上就给学生塑造了若干榜样。一个体系意味着一个香火传承的历史。这里面有人物的成长榜样,有经典作品的榜样,然后才是当朝的榜样,最后才是老师那点东西。这样才叫现代教育。如果只教自己那点东西,就是师傅带徒弟,只能给徒弟树立一个朝夕相伴的榜样。这样的学生肯定营养不良。什么课都有自己的体系,写实主义有它的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还有造型的做法的变迁和传承。有各种经典要使学生了解。现代主义也一样有它自己的体系,名家名作成林,理论严密,这些都需要教给学生。同样一个潮流中的一个流派样式也有它的体系,也有其背景和发起者的初衷,以及后来者的拓展,其经典作品老师也应该从各层面,特别是造型层面分析讲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学到东西。这样的东西是放在整个文明史中的,是深厚的。根深地厚才能造就参天大树。但愿我以上的意见回答了“我们应该给学生喂什么”的问题。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